[1] |
张琦,梁媛,张冉,王志为,季长高. 运动学对线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7): 764-769. |
[2] |
陈琳,夏凯,张学涛,杨思创,潘海鸿. 角加速度平滑的可变类圆周下肢康复步态规划[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6): 621-626. |
[3] |
凌华,山本澄子,蔡丽飞,周昊. 新型油液阻尼可调式踝足矫形器的跖屈阻尼在脑卒中患者步态中对胸廓和骨盆运动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6): 637-644. |
[4] |
蒋倩如,刘克敏. 肩胛动力障碍及康复治疗的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1): 1307-1311. |
[5] |
蒲明辉,余蔚,夏凯,陈琳,潘海鸿. 适应个体差异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规划与实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2): 1464-1470. |
[6] |
冯小欢, 丘卫红, 陈兆聪, 武惠香, 覃晓逸. 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运动学特征:基于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2): 125-134. |
[7] |
李娜, 崔志琴, 施长城, 左国坤. 实时视觉轨迹反馈对上肢运动学习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2): 217-223. |
[8] |
魏泽, 许敏鹏, 明东, 穆思雨. 节律性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1): 1327-1331. |
[9] |
廖丽贞, 黄锦玉, 汪翠玲, 肖国铭. OTD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 121-124. |
[10] |
杨朝阳,李晓光. 神经生物学教学法探讨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 122-124. |
[11] |
张通;李冰洁;金玲. 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康复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7): 861-864. |
[12] |
刘璇;王丽华;赵爽.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日常生活技能与环境改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1): 119-121. |
[13] |
赵军;张通;芦海涛;李冰洁.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07): 655-657. |
[14] |
陈慧娟;王磊;张锦明.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05): 499-500. |
[15] |
孙迎春;陈之罡.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9): 891-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