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绿,王斌. 健康服务视域下健康促进学校及身体活动监测与评估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2): 1400-1407. |
[2] |
廖利萍,陈鹏,王科,吴晓苏,陈英,张晞,赵洁,王军,曲鑫. 恒温毯保温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7): 863-868. |
[3] |
卢维新,侯博儒,王登峰,王刚,白若冰,严贵忠,王栋,李瑞豪,薛鑫,任海军. 重度脑外伤后动态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的临床意义[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 106-109. |
[4] |
范小清, 金丽清, 薛盛龙. 体质量监测APP在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9): 1110-1113. |
[5] |
熊巍a,王增春a,张军卫b,王强a,. 全麻下脊柱脊髓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4): 424-429. |
[6] |
毛春燕,孙莉,袁远. 刺激参数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 结果的影响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7): 821-823. |
[7] |
廖利萍1,高英1,徐磊1,陈颖2,崔高宇3. 重型脑外伤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3): 354-356. |
[8] |
王琦,陈炜,Panos Markopoulos. 可穿戴传感系统在上肢康复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2): 1462-1461. |
[9] |
李晨,刘志忠b,谢家兴c,张海青,白志珍,.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控制康复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2): 1476-1475. |
[10] |
张军卫1a,2,洪毅1a,2,唐和虎1a,2,陈世铮1a,2,吕振1a,2,刘舒佳1a,2,王强1b,2. 联合教学模式对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影响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1): 1357-1360. |
[11] |
于秋红;陈昭燃;刘亚玲;薛连璧. 吸氧对P300 潜伏期和振幅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7): 659-662. |
[12] |
韩其政;亓梅. 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09): 853-855. |
[13] |
梁爱民;陈雪辉;王凤芝;武英华. 0~3 岁儿童发育迟缓监测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8): 748-751. |
[14] |
卢惠苹;张雷. 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P300 的变化[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3): 233-235. |
[15] |
刘丹;丁红;徐艳艳. 亚低温血液滤过对重症脑损伤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2): 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