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彦强, 董浩, 孙迎春, 程先宽, 姚海江. 不同针刺方案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递质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 30-37. |
[2] |
刘正, 王静, 沈伟, 赵舒煊, 袁文华, 冯晓飞, 周海宇. 大鼠脊髓突触体的制备及神经递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6): 670-675. |
[3] |
李亚慧, 李晓红. 帕金森病运动训练方法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 51-54. |
[4] |
刘正, 袁文华, 赵舒煊, 沈伟, 冯晓飞, 周海宇. 大鼠脊髓突触体中生理活性物质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2): 1398-1402. |
[5] |
张悦, 张小年, 张皓. 颅脑创伤后认知相关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 71-75. |
[6] |
肖军, 王琳, 朱超英, 李红梅, 苏轮, 许洪玲, 郭玉松, 胡超, 薛俊仙, 陈昕. 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功能的变化[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3): 349-351. |
[7] |
吴浪龙;李祖荣. 不同脑区突触体内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惊厥发作和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6): 546-548. |
[8] |
朱镛连. 与神经递质有关疾病的药物治疗[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4): 395-400. |
[9] |
蔡艳华;岳峰;叶超群. 脊髓损伤后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6): 540-542. |
[10] |
朱镛连 . 运动功能的药物康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01): 8-9. |
[11] |
朱镛连 . 认知功能的药物康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01): 10-15. |
[12] |
朱镛连 . 脑损伤后情绪障碍的药物康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01): 16-22. |
[13] |
王瑞华 . 痉挛状态的药物康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01): 23-25. |
[14] |
张兰;张如意;李林;王蓉;叶翠飞;盛树力 . 微泵恒速灌注叠氮钠致痴呆大鼠脑内胆碱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改变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9(09): 536-539. |
[15] |
孙锦平;尹岭 综述 朱克 审校. 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变化的研究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09): 526-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