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志霖, 徐发邵, 施静, 黄淦, 刘梅芳, 张霞辉. 线栓法建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大鼠模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0): 1147-1153. |
[2] |
蔡童欣,雷敏聪,周逸钧,孟殿怀. 获得性异位骨化动物模型的系统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4): 429-438. |
[3] |
于辉,尹誉霏,潘桂平,罗薇,马贵君,邵静,谭淑平,杨甫德. 融合音乐回忆的内观认知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应对方式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3): 350-355. |
[4] |
林爱金,王洁琼,敖丽娟,陈茉弦.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行为学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8): 908-912. |
[5] |
刘静娅,张文强,杨絮,黄富表. 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6): 724-729. |
[6] |
杨赫,唐强,朱路文.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2): 1437-1442. |
[7] |
伍艳君,邬开会,刘茜,王依滢,邱国平,徐进,盛华均,朱淑娟. 电针对APP/PS1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老年斑沉积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9): 1045-1051. |
[8] |
王传杰,吴毅,陶峰,杨雷. 丰富环境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和认知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5): 539-543. |
[9] |
李乐,黄盛,李珑,张嘉泳,金婷婷,张宇豪,张冰雪,杨敏光,梁胜祥,王志福,柳维林,陶静,陈立典. 电针对APP/PS1小鼠脑功能活动影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5): 544-549. |
[10] |
李斯锦,李彦杰,秦合伟,金小琴,牛丽. 吞咽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1): 1311-1315. |
[11] |
潘璐,谭波涛,罗美玲,刘媛,伍亚民,虞乐华,殷樱.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0): 1152-1160. |
[12] |
杨之雪, 唐成林, 李小宏, 朱正威, 黄思琴, 代妮, 吴梦佳, 邱丽, 安荟羽. 电针对SAMP8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2): 156-161. |
[13] |
黄盛, 李珑, 王志福, 杨敏光, 李建鸿, 张嘉泳, 陈立典. 电针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 44-50. |
[14] |
阮秋香,李向哲,王彤,董耿娟. 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4): 457-461. |
[15] |
吴国娇, 王佩佩, 赵玲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1): 1288-1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