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Scoping综述
程斯曼, 辛榕, 赵燕, 刘庆余, 谢加乐, 刘鹏, 王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193-20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08
摘要347)   HTML37)    PDF(pc) (1171KB)(1221)    收藏

目的 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进行Scoping综述,了解rTMS作用的脑机制。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rTMS改善脑卒中功能障碍的fMRI研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整理资料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14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或极高质量。纳入文献研究设计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主要涉及rTMS对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损害、抑郁方面的治疗效果和fMRI变化。结论 rTMS可以改变脑卒中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和大脑区域之间有效连接,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实现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恢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表面肌电图手势动作意图识别的系统综述
朱旭,刘静,董泽萍,仇大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9): 1032-1038.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9.005
摘要633)   HTML43)    PDF(pc) (1076KB)(1119)    收藏

目的 系统综述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势动作意图识别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搜集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势动作意图识别的实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实验内容和质量筛选文献,并对其分类方法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 共返回文献735篇,最终纳入25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2年至2021年,研究对象为正常受试者或截肢者,分类模型包含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其他影响因素包含采集方式、噪声干扰和滑动窗口大小。
结论 目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已得到成熟应用,深度学习模型的手势识别技术具有很大潜力。受试者的个体差异、手势分类的实时性需求和肌电设备的稳定性需求仍有待解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身心锻炼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系统综述
王骏昇, 孟皎, 郭子肈, 蒋长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205-213.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09
摘要426)   HTML62)    PDF(pc) (1150KB)(1116)    收藏

目的 系统综述身心锻炼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梳理身心锻炼干预方案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身心锻炼影响睡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经筛后从文献中提取作者、国家、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干预过程、测量工具和结局指标,并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4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整体研究质量较好。身心锻炼方式包括太极拳、气功和八段锦,研究被试多为老年人、患病人群。身心锻炼干预时长10~12周、单次时间为60 min且每周至少2~3次的方案可最大程度改善睡眠质量,被试健康状态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 身心锻炼改善睡眠质量,且可以缓解焦虑、减轻抑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3D打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中应用的系统综述
黄承兰, 侯俞彤, 杨云霄, 曾红, 张子砚, 赵文宽, 王赞博, 单春雷, 戴尅戎, 蔡斌, 王金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4): 416-422.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4.007
摘要321)   HTML20)    PDF(pc) (1254KB)(985)    收藏

目的 了解矫形鞋垫的分类,3D打印矫形鞋垫常用技术、常用材料及其在扁平足中的应用。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12年至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相关内容。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篇,来自5个国家,涉及290例参与者,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9年至2022年。矫形鞋垫可分为预制型、半定制型和定制型,其中定制型可分为传统定制型和3D打印定制型。3D打印制作矫形鞋垫时常选择的打印技术为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FDM)和PolyJet打印,材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聚酰胺、聚丙烯。3D打印矫形鞋垫应用于扁平足,改善足底压力,缓解足部疼痛,联合使用鞋垫张贴能有效控制后足外翻。
结论 3D打印定制鞋垫的制作效率和精确度优于传统定制鞋垫;常选择的打印技术和材料主要为FDM和EVA。3D打印矫形鞋垫可对扁平足足底压力、舒适度和足部运动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研究
任登峰, 郭强, 赵航,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243-248.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14
摘要391)   HTML29)    PDF(pc) (1134KB)(911)    收藏
目的 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FA)儿童汉语花园路径句理解的心理行为特点。方法 2019年4月至8月,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重点实验室采用社会招募的办法,招募35例HFA儿童(HFA组)和35例生理年龄匹配的普通发展儿童(TD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语言学方法设计《花园路径句理解测验》,采用施事任务实验范式对两组儿童进行花园路径句理解能力测试和心理加工过程的分析,探索HFA儿童对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加工策略和错误类型。结果 HFA组花园路径句理解得分明显低于TD组(t = -2.941, P < 0.01),反应时显著长于TD组(t = 6.132, P < 0.001),两组习得人数无显著性差异(χ2 = 2.954, P > 0.05)。在“有生命的名词+动词+有生命的名词+的+名词”(AVA)和“有生命的名词+动词+无生命的名词+的+名词”(AVI)花园路径句的错误类型上,两组均表现为“追求语序正确型”施事错误高于“追求语义正确型”施事错误(t > 2.503, P < 0.05);在“无生命名词+动词+有生命名词+的+名词”(IVA)错误类型上,HFA组“追求语序正确型”施事错误显著低于“追求语义正确型”施事错误(t = -6.523, P < 0.001),而TD组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 2.024, P > 0.05)。结论 5~7岁的HFA儿童在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和加工能力落后于同龄普通发展儿童。HFA儿童对语义较为敏感,语义违反的花园路径句更容易导致理解错误。在理解花园路径句的错误类型上,在AVA和AVI的花园路径句型中,HFA儿童具有和正常儿童相似的句子理解加工策略;在IVA的花园路径句型中,HFA儿童采用语序和语义相结合的句子加工策略,但语义的作用更为凸显,正常儿童采用更加稳定的语序加工策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郑莉, 鲍治诚, 张琪, 任绪艳, 苏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6): 691-696.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6.009
摘要291)   HTML34)    PDF(pc) (1138KB)(896)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独墅湖医院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 = 20)、机器人组(n = 20)和联合组(n = 20)。3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作业治疗,机器人组行假taVNS联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进行训练,联合组行taVNS联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进行训练,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及其手指部分评分、患侧腕背伸肌和指伸肌收缩时的肌电均方根值(RMS)以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潜伏期和振幅。
结果 治疗后,各组FMA-UE及其手指部分评分、腕背伸肌和指伸肌RMS、TMS-MEP潜伏期和振幅均较治疗前改善(t > 2.099, P < 0.05),联合组各项指标最优(F > 9.106, P < 0.001)。
结论 taVNS结合康复机器人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塑,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有氧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陈小明,梁冠军,李明娣,王庆娟,苏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6): 704-70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6.012
摘要579)   HTML52)    PDF(pc) (1198KB)(882)    收藏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独墅湖医院门诊ADHD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32)和观察组(n = 32)。对照组静坐观看动画片20 min,观察组在看动画片的同时进行骑车运动训练,共12周。训练前后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进行核心症状评估,采用心理学测试软件E-Prime 2.0系统进行抑制、转换、刷新功能的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SQ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t > 4.775, P < 0.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t > 3.184, P < 0.01);观察组抑制、转换和刷新功能的反应时和精确度均下降(t > 2.259, P <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t > 2.007, P < 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减轻ADHD儿童注意力差和多动冲动的核心症状,提高执行功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的效果:基于《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和WHO-FICs
冯臣,药家明,周国瑾,李慕瑶,王黎,王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6): 646-652.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6.004
摘要469)   HTML29)    PDF(pc) (1296KB)(875)    收藏

目的 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年5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T2DM患者12例。基于《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简称《指南》)和WHO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HIIT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强化训练的多组合全身性HIIT干预,每次30~35 min,每周3次,共8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腺脂肪含量和身体成分。结果 脱落1例。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腺脂肪分数、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率均改善(t > 2.258, P < 0.05)。结论 基于《指南》和WHO-FICs构建的HIIT运动干预可改善T2DM患者的相关功能,表现在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胰腺脂肪含量和身体成分方面,并可以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ICF的作业治疗: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
杨晓龙,杨亚茹,邱服冰,郭凤宜,黄锦文,曹磊,张甜甜,宋为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6): 621-62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6.001
摘要687)   HTML70)    PDF(pc) (1625KB)(873)    收藏

目的 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在作业治疗中的理论架构、方法体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方法 基于ICF理论,结合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作业治疗发展的理论架构,探讨基于ICF框架下临床情境下系统化的作业治疗。结果 基于ICF构建作业治疗的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明确现代康复服务中综合作业治疗干预的目标、原则与应用方法。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跨领域地应用综合作业治疗方案,提高个体的活动和参与,使功能最佳化。作业治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功能定向的原则,在不同情景下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建议系统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构建系统化的作业治疗服务体系,即功能与需求分析(ICHI)-功能分类、评估及编码(ICF)-疾病分类、诊断及编码(ICD)-作业治疗干预(ICHI)。结论 构建了基于ICF的作业治疗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建立了综合性的临床作业治疗应用模式,明确了以活动和参与为导向的作业治疗干预目标,提高了作业治疗的系统化、结构化、标准化及精细化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康复医学科结构化病历推荐意见(2023版)(二):专科结构化病历范例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 国家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执笔(排名不分先后):杨延砚, 张娜, 刘小燮, 张元鸣飞, 刘京宇, 祁文静, 张之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 31 (1): 70-8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5.01.007
摘要269)   HTML55)    PDF(pc) (1091KB)(84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2021年度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张元鸣飞,杨延砚,张娜,刘京宇,刘小燮,张之良,周谋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12): 1365-137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12.001
摘要1122)   HTML115)    PDF(pc) (13066KB)(821)    收藏

目的 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结局质量等方面,对2020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进行分析。

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2021年度调查全国全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包含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共9 138家2020年相关数据,其中2 676家抽样调查医院配置了康复医学病房,数据清洗后实际共纳入2 268家医院数据,进行康复医疗服务统计分析。并选取2017年至2020年均参与康复医学科调查表填报共6 336家医院进行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分析。

结果 在2021年度报送数据9 138家综合医院中,仅2 676家设置有康复医学病房,其中委管委属综合医院中3家尚未设置病房。综合医院中,57.92%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80.44%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53.92%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未达到国家要求,且各地区康复医学科每床平均配置康复医务人员数量差距较大。综合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病房、重症医学科病房早期康复介入率分别为13.20%、18.90%、29.25%。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率为76.35%,康复专科医院出院患者ADL改善率为64.30%。

结论 我国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整体稳中有升,同质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2020年全国多数综合医院未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且全国康复医务人员总量不满足要求、分布不均;康复早期介入不足,康复治疗效果尚有提升空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慢性意识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125-13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01
摘要817)   HTML96)    PDF(pc) (1200KB)(816)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疾病运动干预的文献计量分析
李璇, 窦鹏, 王炫超, 江海媚, 饶静怡, 钱淑萍, 王楚怀, 许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 30 (10): 1140-1150.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4.10.004
摘要156)   HTML23)    PDF(pc) (12630KB)(796)    收藏

目的 分析国内外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疾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方法 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运动干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疾病的研究,采用CiteSpace 6.2.R3对期刊进行双图叠加分析,绘制国家、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

结果 共纳入233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1篇,英文162篇。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居首,韩国近期发文量突增。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英文文献量发文最多的为Marmara University (马尔马拉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理工大学)。英文文献涉及临床医学、运动医学、神经学和心理学。中英文文献共同高频关键词有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和施罗斯疗法等。中文最新突现词为体态健康,英文最新突现词为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和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结论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疾病运动干预相关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疾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4个方面。未来可研究运动疗法改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呼吸功能的运动剂量和效果,及中医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未来工作应着重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循证的中/西医运动防治体系,推进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强跨学科和国际合作,并关注个性化运动干预方案的开发和评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研究适应体育教师学科教学内容知识
杨亚茹,卢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5): 559-567.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5.011
摘要371)   HTML21)    PDF(pc) (1253KB)(761)    收藏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探讨适应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以构建适应体育教师胜任力体系和基于胜任力的适应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和鉴定方法。方法 运用RCF,参照美国《适应体育国家标准(第三版)》(APENS-3),对适应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适应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胜任力。结果 基于RCF和教师教学活动,从实践领域(教学)和学习与发展领域(继续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出发,构建适应体育教师的教学相关核心胜任力;基于构成教育的5个领域:学生、教师、教学、课程、教学评价,构建适应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和内容。该胜任力架构可运用于适应体育教师职业教学能力鉴定、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和继续教育能力培训、绩效评估等领域。结论 应用RCF并参照APENS-3,构建了适应体育教师的学科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及其核心内容,可应用于适应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鉴定、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和胜任力培训,以及教学绩效评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特定运动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靳梦蝶,周璇,李欣,岳一鸣,诸小青,袁海燕,杜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7): 841-847.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7.016
摘要474)   HTML35)    PDF(pc) (1186KB)(757)    收藏

目的 观察特定运动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和关节松弛的疗效。

方法 2021年4月至10月在新华医院脊柱侧弯康复中心就诊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100例,根据患儿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分别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特定运动疗法,共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侧弯最大Cobb角和骨密度,采用Beighton量表和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SRS-22)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最大Cobb角变化量大于对照组(Z = -2.202, P < 0.05),改善率高于对照组(χ2 = -2.405, P < 0.05);试验组骨密度显著下降(|Z| > 2.127, P < 0.05);两组SRS-22总分均提高(F时间 = 106.57, P < 0.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F = 4.969, P < 0.05);试验组功能活动和自我形象分提高(|Z| > 2.149, P < 0.05),对照组心理健康分降低(Z = -2.096, P < 0.05);试验组心理健康分高于对照组(Z = -2.260, P < 0.05)。

结论 特定运动疗法有利于改善患儿脊柱畸形和生活质量,但对关节松弛和骨密度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封盼盼,孙武东,曲艺,宋鹏飞,马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9): 1065-1073.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9.009
摘要779)   HTML97)    PDF(pc) (1085KB)(744)    收藏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常见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康复治疗是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干预方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运动疗法均能有效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但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后续还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对治疗参数进行比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产后身体活动最佳证据研究
耿小婷,李淑英,张金燕,郭艳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7): 809-815.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7.011
摘要585)   HTML34)    PDF(pc) (1203KB)(720)    收藏

目的 总结并评价产后体育活动和锻炼方案的最佳证据。

方法 检索JBI、UpToDate、Cochrane Library、国际妇产科联盟、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健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等与产后体育活动和锻炼方案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至2021年10月。2名研究人员分别采用AGREE Ⅱ、AMSTAR、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量评价工具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4项系统评价、1项横断面研究、1项证据总结、4项指南、1项专家共识。汇总28条证据,包括产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意义、障碍因素、评估、锻炼方式、强度与时间、注意事项6个方面。

结论 产后获得正确的运动锻炼知识对于促进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建议证据应用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制订个体化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身体活动干预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
王宇, 贺刚, 黎东升, 马恺悦, 王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1): 20-2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1.004
摘要529)   HTML33)    PDF(pc) (1197KB)(716)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并对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进行梳理。

方法 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Google Scholar、Wiley Online Library、PubMed中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进行身体活动干预的文献,经筛选、质量评定后,进行系统综述。

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来自11个国家,包含13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 496例研究对象,年龄5~18岁,文献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0年至2019年,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平均分5.57分。身体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体能、技能和运动项目三类,活动强度为低至高强度,每次8~120 min,每周1~5次,时间最长10个月。身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执行功能,主要改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可塑性,体现在完成认知任务的准确率提高、反应时缩短,双侧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加等。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包括身体活动类型、活动组织形式、活动强度、单次活动持续时间、活动频率和周期、干预对象的选取、执行功能指标的选取等。

结论 身体活动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可塑性。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主要为身体活动要素、研究对象自身因素以及试验设计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近5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李映彩,冷军,孟祥志,陈怡婷,张思钰,魏衍旭,任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9): 1049-105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9.007
摘要523)   HTML54)    PDF(pc) (2827KB)(712)    收藏

目的 对近5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
方法 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7.R5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857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涉及61个国家/地区,211个机构,247位作者;美国、日本和中国为高产国家,曼彻斯特大学为领先机构,发文量前三的作者为Dziewas R、Wakabayashi H和Hamdy S。近3年的突现词主要有严重性、预测、经皮胃镜造口术、准确性、早期管理等。被引文献的聚类词有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筛查、卒中相关性肺炎、循证医学实践等。
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康复医学科结构化病历推荐意见(2023版)(一):入院记录(住院志)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 国家脑损伤评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执笔(排名不分先后):杨延砚, 张娜, 刘小燮, 张元鸣飞, 刘京宇, 祁文静, 张之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 31 (1): 67-6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5.01.006
摘要430)   HTML101)    PDF(pc) (969KB)(69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效益:基于ICF的系统综述
库雪婷,王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12): 1416-1425.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12.006
摘要405)   HTML30)    PDF(pc) (1338KB)(685)    收藏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效益系统综述的范畴和PICO架构,探讨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

方法 运用ICF对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功能状况、身体活动干预和身体活动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1月发表的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及功能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

结果 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289例参与者(5~18岁),来自5个国家,主要来源于认知神经科学、智力和发展性残疾、身体活动和运动康复等研究领域,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13年以后。纳入文献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评分平均为7.6分。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唐氏综合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脆性X综合征以及轻度、中度智力和发展性残疾患者。有益于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身体活动的干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康复中心、体育馆、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身体活动通常采用运动康复、身体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形式。主要的身体活动干预方式涉及体适能类和运动项目类。体适能类以前庭刺激训练、反向运动、核心肌力训练为主;运动项目类包括足球训练、自行车骑行等。身体活动的频率为每周1~7次,以中等强度为主,持续时间4周~1.5年。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分为3个层面。在身体功能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显著提升肌力及耐力、有氧运动能力,改善下肢运动稳定性、平衡性,促进知觉-运动协调性,降低心理运动错误率,改善知觉-运动功能和整体运动执行能力等。在活动与行为健康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显著提升运动的专注时间,提高单脚站立时间和腰腹核心力量,提高姿势控制和活动能力,涉及卧位、坐位、四肢跪位、站位、走、跑和跳跃等活动的表现水平。在生活质量与福祉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干预有助于增强趣味体验,增加社区活动参与时间等。

结论 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主要涉及唐氏综合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脆性X综合征。身体活动方式主要以运动项目类和技能类为主。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和功能效益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提高,活动和参与水平提高,久坐行为减少,日常活动的参与度增加,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基于WHO-FICs构建言语流畅性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尹敏敏,凌星,杨亚茹,戴蘅钰,葛胜男,黄昭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6): 630-636.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6.002
摘要528)   HTML26)    PDF(pc) (1219KB)(671)    收藏

目的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β-3),探讨言语流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和功能评估,分析言语流畅性障碍的主要评估内容,构建整体康复干预方案。方法 基于ICD-11和ICF分析言语流畅性障碍相关疾病及功能诊断标准;根据ICF的理论,分析言语流畅性障碍评估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指标;依据ICF和ICHIβ-3构建言语流畅性障碍整体化与结构化康复干预方案。结果 根据ICD-11,言语流畅性障碍属6A01.1发育性言语流畅性障碍,相关疾病涉及6A01.0发育性语音障碍、6A01.2发育性语言障碍、脑性瘫痪等,以及MA80.0失语、MA80.1语言困难和失语、MA80.2构音障碍等。根据ICF,言语流畅性障碍主要涉及s3涉及发声和言语的结构,b3发声和言语功能,特别是b330言语的流畅和节奏功能,以及d1学习和应用知识,d3交流,d7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特别是d330说、d350交谈、d355讨论和d360使用交流设备与技术等。结构化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康复干预方案主要涉及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方法包括评估类、训练治疗类、教育咨询和社会与心理支持类等。结论 构建了言语流畅性障碍的诊断、评估和康复理论架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呼吸与骨盆外肌群收缩对凯格尔运动效果的影响
陈聪,吴娟,黄秋晨,高轶,靖华芳,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8): 960-965.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8.011
摘要601)   HTML33)    PDF(pc) (1154KB)(661)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呼吸和骨盆外肌群收缩对凯格尔运动训练盆底肌效果的影响。

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健康女性20例依次行单纯凯格尔运动,并分别在呼气、吸气时,及骨盆外肌群(腹横肌、髋内收肌群、髋外旋肌群)不同强度收缩时行凯格尔运动,超声测量膀胱底上移最大距离。

结果 与单纯凯格尔运动相比,呼气时或腹横肌收缩时行凯格尔运动,膀胱底上移距离更大(P < 0.05)。

结论 呼气结合凯格尔运动和腹横肌收缩结合凯格尔运动,对盆底肌的锻炼效果更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基于机器学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预测模型的研究
张博超,杨朝,郭立泉,陈静,熊大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6): 678-683.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6.008
摘要496)   HTML40)    PDF(pc) (1386KB)(646)    收藏

目的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存在误差大、准确性差的问题,开发AECOPD患者的肺功能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找到最优的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不同患病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0例。利用6种机器学习算法(K-最近邻、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建立预测分类模型,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和准确性。采用10折交叉验证对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准确率达到0.844,AUC-ROC为0.916。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在难以给出确切诊断时提供决策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适用于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测量报告工具结构、内容及心理测量特性的系统综述
石孝宇,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6): 621-62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6.001
摘要305)   HTML31)    PDF(pc) (1109KB)(632)    收藏

目的 综述适用于残疾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测量报告工具的结构、内容和心理测量特性。
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收集建库至2023年6月发表的有关残疾儿童身体活动的测量报告工具的文献,运用《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对工具的主要结构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SMIN)的方法对测量工具的心理测量特性进行评估。
结果 确定6种工具,最终纳入9篇文献。两种为全球化标准工具: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全球报告矩阵卡4.0 (Global Matrix 4.0)、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全球报告矩阵卡(Para Report Card),测量内容包括b455 运动耐受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功能;d4 活动,d450 步行,d470 利用交通工具,d820 学校教育,d910 社区生活,d920 娱乐和休闲;e310 直系亲属家庭,e320 朋友,e460 社会的态度,e575 全社会支持的服务、体制和政策等。该类测量工具具有完整的结构,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高,测量方式可以是残疾学生自我报告方式或者由残疾学生监护人或者学校教师报告的方式完成。国际身体活动问卷(IPAQ)涉及活动和参与的d4 活动、d450 步行、d640 做家务、d820 学校教育、d920 娱乐和休闲。该工具在内部一致性、内容和结构效度、跨文化效度方面表现很好,在不同的应用研究中报告不同的重测信度和假设检验结果。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久坐问卷涉及d4 活动、d450 步行、d470 利用交通工具、d820 学校教育、d920 娱乐和休闲。该工具在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方面较好,假设检验结果和跨文化效度未知。大龄儿童身体活动问卷和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涉及d4 活动、d450 步行、d470 利用交通工具、d820 学校教育、d920 娱乐和休闲。该工具在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跨文化效度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假设检验结果未知。
结论 从内容特征看,Para Report Card测量内容最全面。从心理测量特性质量评估看,多维度、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测量报告工具均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表现,在不同的研究中显示不同的重测信度和与客观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Global Matrix 4.0、Para Report Card和IPAQ跨文化适用性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步态与下肢肌肉激活功能的相关性
徐翰林, 胡国炯, 郑绍城, 曾晓文, 曾宪华, 邵文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03
摘要391)   HTML68)    PDF(pc) (1106KB)(603)    收藏

目的 观察脑卒中膝过伸患者步行时膝关节过伸角度与下肢各关节运动学参数及下肢主要肌肉激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选择伴膝过伸的脑卒中患者24例,以及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匹配并伴膝过伸的健康人24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无线表面肌电采集系统进行分析,记录骨盆、髋、膝、踝关节在矢状面上的角度,以及双侧臀大肌、股二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肌电数据。结果 脑卒中患者单腿支撑相的最大膝过伸角度时,各关节角度和各肌肉激活度均与健康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 > 3.080, P < 0.01)。脑卒中患者单腿支撑相的最大膝过伸角度与臀大肌激活度明显负相关(r = -0.532, P < 0.01);两组膝过伸最大角度与踝跖屈角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686, P < 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膝过伸步态的矫正不仅需要关注膝关节控制,还需要关注踝关节控制和臀肌功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短足训练对成年扁平足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余中起, 王超, 贺刚, 张梁, 王瑞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5): 551-557.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5.009
摘要267)   HTML29)    PDF(pc) (1259KB)(602)    收藏

目的 系统综述短足训练对成年扁平足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表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短足训练干预治疗扁平足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综述。

结果 最终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35例。PEDro量表平均分7.1分。短足训练可降低扁平足患者足舟骨下降高度,提高足姿指数评分,改善平衡能力,增加拇外展肌横截面积,对足底压力无影响。

结论 短足训练对成年扁平足患者的足形态、平衡能力和拇外展肌有良好效果,但对足底压力的效果不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康复体育政策架构、优先领域及其核心内容:基于WHO康复政策内容分析
王国祥,姜静远,邱卓英,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12): 1380-138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12.002
摘要313)   HTML41)    PDF(pc) (1201KB)(602)    收藏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6大构成要素理论,对康复体育的政策架构、核心内容以及优先领域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探讨康复体育的政策架构、行动战略以及实施方法。

方法 依据WHO发布的《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结合其配套使用工具等政策文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探讨康复体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核心内容与优先发展领域。

结果 康复体育是现代康复的组成部分,依据《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理论,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措施满足残疾人康复体育服务需求,整合于健康服务连续体之中,促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康复体育服务发展涉及领导力和治理、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设备/技术/设施和监测评估与信息系统6大领域。在康复体育法规、政策与治理领域,国家为发展康复体育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动指南等,提升政府领导力与治理;拓宽康复体育筹资渠道并优化经费分配方案;完善康复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将康复体育专业人员匹配到三级卫生健康服务机构中,确保有康复体育需求的功能障碍者能够在不同层级的健康体系中获得高质量的康复体育服务;提高辅助技术和产品的利用率和可及性;建立服务的监测评估机制和大数据的康复体育健康信息系统,为基于循证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

结论 康复体育是以体育活动为基本手段,针对功能障碍者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开展的一系列健康相关措施,康复体育运用了各种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健康相关的干预手段和方法,并且结合辅助技术的应用和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康复体育的干预涉及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4大类康复手段,最终目标为促进功能障碍者功能最大化,提高生活质量和福祉。发展康复体育服务需要从6个健康服务构成要素入手,即领导力与治理能力、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设备/技术/设施和监测评估与信息系统。从宏观的政策与治理架构、中观的行动战略与实施以及微观的实施方法和监测评估3个层面构建了康复体育的政策架构、优先领域及其核心内容。康复体育发展的优先领域及其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强化康复体育服务的领导力与治理、规划和协调能力;构建适宜的康复体育筹资机制;发展康复体育人力资源;提升康复体育服务覆盖率、可及性、有效性以及服务质量;开发康复体育辅助技术和产品;建立康复体育监测评估与信息系统,开展相关的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ICF-CY残疾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内容和心理测量指标的Scoping综述
宋贝贝, 刘辉, 柏开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 (2): 182-192.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3.02.007
摘要387)   HTML17)    PDF(pc) (1248KB)(599)    收藏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常用运动功能评估工具的内容和心理测量指标。方法 基于ICF-CY分类架构和编码系统,应用ICF编码规则、匹配原则,选择4种儿童青少年常用的功能评估工具,分析其运动功能测量方法和心理测量指标。 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英文9篇,中文2篇,来自韩国、西班牙、中国、巴西,主要发表在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公共健康、康复科学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为2011年至2021年。研究对象的年龄为0~16岁,涉及的总样本量为987,健康情况为痉挛型脑瘫、神经发育障碍等。纳入文献中,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 6篇,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 2篇,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PDMS-2) 2篇,残疾儿童能力评定量表-功能技能量表(PEDI-FSS) 2篇,残疾儿童能评定量表(PEDI) 3篇;测量方式为客观评估、主观评估、主试观察等;测量次数为2~6次。运动功能测量指标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其中身体活动层面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运动控制能力;活动功能层面主要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等。 结论 本研究基于ICF-CY对儿童运动功能和活动与参与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身体功能层面主要的评定指标涉及b730、b760、b770等;活动与参与层面主要的评定指标涉及d410、d440、d445等。GMFM-88关注身体移动和活动功能的评估,如坐、站、躺、行走与跑跳功能,主要涉及b760、d410、d455等;FMFM关注自主运动、运动动机和运动的协调性,主要用于评估0~3岁脑瘫儿童上肢的功能状态,主要涉及b760、d155、d440等;PDMS-2更注重评估儿童青少年整体运动发育水平和运动功能状态,主要涉及b750、b760、d415等;PEDI-FSS移动分区专注儿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实际运动功能表现,评估儿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运动功能的应用和实用性,主要涉及b760、d410、d450等。在测量方式上,运动功能的测量主要有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活动功能的测量主要有客观评估和主试观察。这些标准化的身体运动功能和活动功能的评定工具均有常模,根据动作发展,建立了不同年龄段的常模,评估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使用上述评定工具,以提升评估信度、效度和适应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双语训练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系统综述
轩文如,沈雨晴,周淼,封世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5): 578-58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5.013
摘要668)   HTML37)    PDF(pc) (1162KB)(598)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双语训练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万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时限为2011年至2021年5月,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相关数据。结果 共获得有效文献21篇,来自12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医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的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7年和2019年。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目标群体包括健康人群、痴呆患者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主要涉及双语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双语训练对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途径及其效果、老年人双语训练的局限性等。结论 双语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高与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相关的脑功能连接性,延迟AD或痴呆的发病时间。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改善是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脑区连接增加、改变皮质回路激活水平和保持大脑结构的完整性和可塑性等;训练效果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和知觉功能的改善,延缓认知功能减退速度,并能在短期内起效。双语训练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促进语言功能,保持大脑结构完整性,使用更多神经回路补偿。相关研究缺乏统一的受试人群标准和合理的控制条件,实验设计缺乏统一范式,还需要更多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