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
申颖;罗芳;王云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11): 1046-1048.  
摘要1576)      PDF(pc) (1014KB)(1544)    收藏
目的比较单纯口服普瑞巴林和联合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60 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PHN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 例。A组口服普瑞巴林;B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行神经阻滞(三叉神经、肋间神经、椎旁阻滞或腰丛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1 周、2 周、3 周、4 周、5 周、6 周、7 周、8 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第4、5、6 项)。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50%和>30%的人数,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8 周VAS 和睡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 组患者在治疗后3 d VAS 及睡眠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B 组患者疼痛缓解>50%的人数和疼痛缓解>30%的人数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效快、止痛作用强,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2. Rab27a基因与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王小霞, 陈煜森, 马晓瑭, 潘群文, 黄子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 (10): 1159-116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8.10.008
摘要1018)      PDF(pc) (1151KB)(3038)    收藏
Rab27a基因可通过其编码的蛋白参与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胰腺β细胞及造血细胞等的颗粒分泌、运输及胞吐作用,参与白化病、癌症、糖尿病、炎症、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另外,Rab27a对外泌体的分泌调控作用也备受关注。本文就Rab27a基因调节外泌体的分泌及其基因修饰的外泌体在治疗炎症损伤、血栓形成及肿瘤等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
谢财忠;徐格林;刘新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10): 908-912.  
摘要1333)      PDF(pc) (129KB)(43122)    收藏
本文介绍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理论基础(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介入时机、方法学及主要治疗技术,包括Bobath、Brunnstrom、Rood、PNF、运动再学习疗法(MRP)、生物反馈疗法、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经穴刺激)疗法、减重训练法、运动想像疗法、康复机器人训练法以及综合康复方法等。以便为临床正确进行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8)
4. 家庭韧性及其在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王文慧;姜喆;杨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05): 534-538.  
摘要1034)      PDF(pc) (1002KB)(1903)    收藏
家庭韧性是从积极的视角探讨不利处境的家庭借以恢复家庭健康的优势力量与资源。本文从家庭韧性的起源、家庭韧性概念、家庭韧性因素、家庭韧性的相关理论及癌症患者家庭韧性的相关研究及家庭韧性模式的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及其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作用
李毓秋;张厚粲;朱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12): 1101-1104.  
摘要2416)      PDF(pc) (988KB)(2428)    收藏
目的建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简版。方法采用回归法选择6个分测验组成WISC-Ⅳ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并以常模法和等值法相结合建立六分测验简版的常模。结果和结论类同、理解、积木、矩阵推理、背数和译码等6个分测验组成简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智力障碍儿童样本的区分情况与完整版接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电针预处理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宁文华, 李礼, 郭扬, 张宝瑜, 王洋, 赵梦雄, 王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 (11): 1315-131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9.11.010
摘要867)      PDF(pc) (642KB)(1751)    收藏
电针预处理可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缺损程度,发挥脑保护效应,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抑制兴奋毒性、抑制氧化应激、抑制内质网应激、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自噬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 年修订)
李建军;王方永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10): 963-972.  
摘要2418)      PDF(pc) (1764KB)(66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4)
8. 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孝军, 朱路文, 叶涛, 李宏玉, 陈玉宏,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 (5): 539-543.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8.05.010
摘要1495)      PDF(pc) (1064KB)(3313)    收藏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参与宿主的多项生理过程,还可通过菌群-肠-脑轴的活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可能与神经递质、免疫、内分泌以及代谢产物等途径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可对脑缺血、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肝性脑病以及精神障碍等CNS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粪便微生物移植、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疗法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 2011 版)最新修订及标准解读
王方永;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8): 797-800.  
摘要1193)      PDF(pc) (1000KB)(1433)    收藏
目的探讨最新版ASIA标准(2011 版)的修订之处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ASIA标准委员会提供的ASIA标准2011 英文版与2000 英文版进行逐句逐字对比,找出不同之处。并根据2000 版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修改之处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与2000 版相比,2011 版共有15 处较大的改动。其中有些为描述方法的改变,有些为了强调某些条目,而有些改动则是根本性的修改。结论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2000 版标准公布实施10 年来世界各国临床康复医师的实践体会,对该标准进行审慎的修改,使之更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将对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和相关科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6)
10. 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康复时机分析
张庆宇;于立普;项顶;付方真;马宝通;刘世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12): 1172-1175.  
摘要882)      PDF(pc) (1475KB)(988)    收藏
目的探讨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开始康复的时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0例)和恢复期康复组(36例)。通过测定X线片胫骨平台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关节活动度检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末次随访与术后X线片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直关节活动度(ROM)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康复开始时间与总治疗次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膝关节屈曲ROM和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康复介入时机与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关性显著,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纤维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在吞咽障碍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王莉, 纪美芳, 朱毅, 吴秀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 (11): 1309-131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9.11.009
摘要747)      PDF(pc) (669KB)(1425)    收藏
纤维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可对咽喉部静、动态解剖结构,咽喉感觉、分泌物水平,误吸、残留等重要吞咽评估指标进行准确评价,对吞咽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有良好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肌力定量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刘根林, 李建军, 周红俊, 康海琼,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逯晓蕾, 袁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 (7): 766-769.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7.005
摘要1088)      PDF(pc) (1071KB)(1734)    收藏
由于徒手肌力检查不能定量反映肌力增强的训练效果,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等速仪器和手持测力计等工具进行肌力定量检查。本文简要回顾了临床常用肌力检查方法的发展历程,对各种肌力定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床肌力检查的具体操作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3.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检查与评估研究进展
王鹤玮,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 (9): 1001-1006.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9.003
摘要1225)      PDF(pc) (1087KB)(2804)    收藏
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诊断和评估上肢淋巴水肿,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基础,各种客观、精准的测量也不可或缺。目前广泛应用的淋巴水肿客观检查包括围度和体积测量法、针对体液状态的生物电阻抗分析,以及各类淋巴系统成像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14. 具身认知在言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王嘉煜,陈卓铭,徐静,程文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 (3): 350-354.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0.03.017
摘要1035)   HTML12)    PDF(pc) (1220KB)(886)    收藏

具身认知是当前语言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知觉符号理论、索引假说、浸入式经历者框架、符号交互假说、镜像神经元系统作为具身认知在语言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为言语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握力测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肖娜;徐纳新;孙会芳;董纪革;杨远滨;李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09): 839-842.  
摘要673)      PDF(pc) (971KB)(1446)    收藏
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握力测试的研究报道,发现测量工具、种族、年龄、性别、形态学参数、利手、职业、握宽、身体姿势和心理学因素均会影响测试结果的输出。握力研究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3)
16. 7国物理治疗师职业状况分析
王颖, 朱昭锦, 朱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 (5): 615-620.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8.05.024
摘要1517)      PDF(pc) (1144KB)(3006)    收藏
通过检索数据库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南非物理治疗学术机构及医疗监管机构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和分析这7个国家物理治疗师准入资格、工作条件及职业发展,讨论其对我国物理治疗师管理体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谢艺婷, 柳维林, 吴劲松, 陶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 (11): 1294-1298.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7.11.011
摘要811)      PDF(pc) (1026KB)(1491)    收藏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康复治疗策略,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运动准确度、平衡能力以及异常步态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8.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研究进展
曹梦琳,陈宇豪,王珏,刘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 (5): 595-603.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1.05.013
摘要901)   HTML38)    PDF(pc) (1173KB)(2057)    收藏
目的

分析基于表面肌电图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的研究方法和识别效果。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文献,筛选基于表面肌电图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实验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根据采用的方法,运动意图识别可分为3类:基于肌肉骨骼模型的运动意图识别、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运动意图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意图识别。

结论

单一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方法难以完全彻底地估计所有运动意图。开发精确和实时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中药有效成分促神经再生与修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任志丽;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09): 843-847.  
摘要720)      PDF(pc) (989KB)(3308)    收藏
传统中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与优势。近年来随着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发生现象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对中药有效成分药效的机制探讨也偏向于此。本文对近年相关的实验研究,从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方面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0. 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研究进展
吴芃, 陶云, 胡宏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 (6): 704-708.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9.06.015
摘要699)      PDF(pc) (1231KB)(1594)    收藏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存在发展不良。口头语发展滞后,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书面语存在理解和表达困难;手势语发展正常,但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根据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对医学、言语以及家庭等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
姜荣荣;陈艳;潘翠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10): 1173-1177.  
摘要908)      PDF(pc) (1160KB)(921)    收藏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上肢和手功能较下肢功能恢复缓慢,其功能康复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及时、有效的评定对于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康复治疗、评价治疗疗效、预测功能恢复均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评定方法主要分为主观性评定和客观性评定两部分,前者多采用量表,主要包括以肌肉情况变化、运动模式、上肢功能变化和手功能为主的评定四大类。后者多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神经电生理、功能磁共振和上肢机器人评估系统。量表评定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其主观性较强,难以精确地反映患者功能,且数据不易保存,计算机辅助下的评估系统逐渐在临床开展应用。本文将对上肢和手功能障碍康复评定方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22. 基于正念的干预训练调节心理压力和自主神经活动的研究进展
陈灵君,王颖,朱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 (5): 563-567.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0.05.014
摘要952)   HTML20)    PDF(pc) (1152KB)(1256)    收藏

心理压力对自主神经功能有负面影响,与多种慢性疾病、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相关。冥想、瑜伽和太极拳等基于正念的干预训练能缓解心理压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能与正念训练对高级皮质功能和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再平衡有积极影响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王雪强, 郑依莉, 胡浩宇, 张娟, 郑洁皎, 陈佩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 (6): 672-676.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6.011
摘要3296)      PDF(pc) (1108KB)(4043)    收藏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费用最高和造成功能障碍最多的问题之一。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已成为腰痛的评估和康复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国际上临床最常用的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本文对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临床康复应用、信效度和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0)
24. 亚健康研究进展
李香兰;赵广才;徐勇灵;周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10): 942-946.  
摘要1620)      PDF(pc) (150KB)(2201)    收藏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作者从亚健康的概念、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6)
25. 事件相关电位应用于认知功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赵静,刘小菠,李涓,郑重,金荣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 (1): 69-78.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1.011
摘要581)   HTML39)    PDF(pc) (5546KB)(1033)    收藏

目的 了解事件相关电位应用于认知功能研究的发展构架、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2011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关于事件相关电位在认知功能研究中应用的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来源地、作者、机构、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国内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詹向红,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关键词以P300、抑郁症等频次较高,研究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主要关注事件相关电位的关联性负变。国际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Christian Beste,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关键词以注意力、脑电等频次较高,研究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双向情感障碍等疾病,主要关注P300的θ振荡。结论 国内外对事件相关电位在认知功能中的研究热度保持稳定,可对多种疾病展开认知功能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徒手肌力检查发展史及分级进展
王盛;姜文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06): 666-669.  
摘要1267)      PDF(pc) (1016KB)(2362)    收藏
徒手肌力评估是在康复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肌肉力量的评估方法。但作为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很多书籍上对其由来及分级方法的介绍,存在很多差异性。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徒手肌力评估的演变史及与分级系统相关的一些争议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0)
27.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①
沈小雨,章代亮,吕君玲,刘梦雪,卢苇,杨晓雯,金荣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6.11.012
28. 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的变化
刘亚东;综述;关骅;审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14 (08): 713-715.  
摘要1033)      PDF(pc) (133KB)(1406)    收藏
脊髓损伤对大脑皮质产生的影响包括神经元形态和基因的表达、大脑皮质自身的功能和结构重组、局部血流、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等。这些变化可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的变化对进一步探讨脊髓损伤的机制,寻找新的脊髓损伤治疗途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
李建军, 杨明亮, 杨德刚, 高峰, 杜良杰, 廖利民, 陈伯华, 周方, 张雪松, 孙天胜, 张保中, 项晓培, 陈丽霞, 周红俊, 刘松怀, 孙知寒, 刘颖, 刘璇, 胡春英, 黄秋晨, 吴娟, 黄富表, 张晓颖, 李军, 陈亮, 刘宏炜, 宫慧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 (3): 274-287.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3.007
摘要1852)      PDF(pc) (1158KB)(2385)    收藏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为推动我国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康复医师实践,来自多个权威中心的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制订了“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包括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急救、临床治疗及康复的规范化流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一种可提高和改善步行功能的装置:动力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王一吉;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7): 628-631.  
摘要1314)      PDF(pc) (1053KB)(1499)    收藏
下肢外骨骼系统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器人。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极大增强了人类的步行能力,但是一些新技术在缺乏实际环境中的检验。本文主要回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配置、控制方式和仿真检验,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将各种新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友情链接